铿锵有力的大鼓,婉转悠扬的竹笛,抑扬顿挫的二胡,明亮高亢的唢呐……6月7日,《江山如画》音乐会以民族管弦乐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全国民族器乐展演的舞台上,用音乐描绘如画江山。
6月7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江山如画》在廊坊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上演。图为演出现场。
(资料图片)
《江山如画》是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创排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由民族管弦乐《江山如画》,大提琴、筝与乐队《草原赞歌》,竹笛与乐队《思泉》,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第三、四乐章,民族管弦乐《水调歌》, 民族管弦乐《长江记忆》, 琵琶、柳琴与乐队《楼兰意象》, 民族管弦乐《孔子主题幻想组曲》,民族管弦乐《黄河畅想》9首作品组成。
6月7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江山如画》在廊坊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上演。图为演出现场。
《江山如画》作为开篇,以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描绘对象,以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为想象蓝本,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铺展音乐,在大气磅礴中传递东方画意,以此歌颂伟大祖国的壮丽与繁荣,表达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当低沉浑厚的大提琴与古雅的古筝碰撞在一起,观众无一不为之惊艳。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副团长雷靛云在《草原赞歌》一曲中担任古筝演奏,“我们对这首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进行了大胆改编,通过古筝和大提琴两个乐器,以中西合璧的方式来进行演奏,借此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雷靛云介绍,《草原赞歌》取材于蒙古族民歌,以广为流传的蒙古族民歌《草原赞歌》为核心素材,辅以蒙古族的长调、短调等贯穿全曲。
6月7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江山如画》在廊坊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上演。图为演出现场。
二胡是《长城随想》的主角,全曲气势雄浑,从旋律和节奏均带有浓厚的民族韵味。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奏员林感介绍,《长城随想》是二胡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次演出选择的是第三、四乐章。“《长城随想》是民族器乐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全曲气势雄浑,不仅继承了优秀的民间音乐元素和戏曲音乐元素,同时还借鉴了西洋作曲技法,形成了崭新的民族风格。“
6月7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江山如画》在廊坊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上演。图为演出现场。
“我今年67岁了,退休以后开始学习二胡。一周前我就买好了票,专门等这场演出。”徐先生介绍自己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二胡演奏,今天的演出让自己很是过瘾。“很久之前,我就看过相关介绍,这首曲子是对保家卫国的无名将士的慰念。现场观看演出,更是触动情感,听着苍劲的二胡声,长城内外的风光更显壮美,更能让人感慨万千。”
竹笛协奏曲《思泉》时而幽思深沉,时而意气高涨,演员郑鹏在低音笛和曲笛的转折变化中,用音乐娓娓讲述感人故事。郑鹏介绍,《思泉》是为纪念在遵义牺牲的红军战士农思泉而创作。“演奏时我会把自己想象成这位红军战士,把我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情感投入到演出中,跟作品合为一体。“
“虽然是音乐作品,但是故事性是丰满的。历史的一幕幕情景就像话剧一样层层展开,闭上眼,好像历史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从北京赶来看演出的邵先生激动地说。
6月7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江山如画》在廊坊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上演。图为演出现场。
9首乐曲,各有特色。《水调歌》《长江记忆》《黄河畅想》以大运河、长江、黄河为灵感源泉,通过深厚的情感表达,在音乐中描绘景观,再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表达了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情感。《楼兰意象》《孔子主题幻想组曲》通过乐曲的精心编排,带观众回溯历史,表达了对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与人类文明的敬意。
6月7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江山如画》在廊坊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上演。图为演出现场。
据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团长栾冬介绍,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江山如画》是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资助项目,历时一年创作完成 “本场音乐会特邀作曲家王云飞、张巍、温展力共同创作,特邀指挥家邵恩执棒。” 谈到音乐会创作初衷,栾冬说,音乐会以“十四五”战略规划蓝图中的五个国家文化公园暨长城、长征、黄河、大运河、长江为背景和主线,以极具感染力的表现手法展现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情,旨在用一首首优美动人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形象地勾画壮美的锦绣河山,以抒发新时代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与奋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