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说过:“圣人之道,在隐与匿。”
(相关资料图)
藏巧于拙,藏身于闹市......似乎,一个人把自己藏起来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像是功成身退的样子。
小时候,和伙伴们玩躲猫猫游戏。
朋友阿刚,躲在一个草垛里,老半天也没有人发现。过了两个多小时,大家都很累了,就各自回家了。
阿刚从草垛爬出来,一个伙伴也没有看到,吓得嚎啕大哭。他藏住了自己,却输得一塌糊涂。
看来,任何事情,都是有度的。如果你把握不住“藏”字的奥妙,还不如大大咧咧做人,不需要刻意学什么演技。
01
藏得太深,你只能活成孤家寡人。
诗人但丁是一个很聪慧的人,他通过写作,社交等,来推崇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为此,他常常会表现自己。
有一次,他出息威尼斯执政官举行的宴会。身边的人都吃大鱼,而他却只有几条很小的鱼。
他故意拿起鱼,放到耳朵边,还说:“鱼告诉我,它们太年轻,不知道大海里过去的事情,让我向同桌的大鱼打听......”
大家心领神会,给了他一条最大的鱼。
可惜的是,在爱情方面,但丁就藏得太深了,以至于错过了缘分,令人潸然泪下。
1274年5月的一次舞会上,但丁遇到了九岁贝雅特丽齐,他心生喜欢,还悄悄把感觉记录下来:“连很微弱的脉搏里也感觉了震动。”
八年后,女孩长大了,拿着玫瑰,出现在佛罗伦萨街头,和他再一次相遇。爱情猛烈来袭,但是他没有表白。之后,女孩嫁人了;二十五岁时意外过世。
女孩到临终时,都不知道,但丁爱她如命。只是人们从但丁的《神曲》中,找到了爱情的无奈。
但丁说:“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这句名言,说得不就是他自己么?
好想和最爱的人谈恋爱,但是却藏着掖着,以至于一次次错过,留下一堆的“悔恨”,一大片的回忆,却于事无补。
“爱在心里,死在心里”,这样的美丽,我们真的不需要。比被人拒绝更加残忍。
除了爱情,还有友情、亲情、同事情、同学情等等。
有多少儿女,总以为父母还年轻,还能多撑几年。直到父母过世了,或者病入膏肓了,才发现这份爱,有多么沉重,并且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还有兄弟姐妹的亲情,因为某一次矛盾,导致生死都不能和解。到了人生最后的那一天,才发现自己太愚笨了,哪有什么仇恨,能够永恒呢?
人生最苦的,不是得不到,而是有机会得到,却错过了。
何必把感情藏起来呢?要藏的话,也是在某一个阶段,不去招惹吧,过后,还得大大方方说出来。比方说,上学时的暗恋,不说是好事,但是成年时,就应该说了。
大大方方地对人说,“我爱你”。虽然唐突,但是很美好,甚至会感动彼此。
02
藏得太深,别人不会发现你身上的“光”。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
但是你把自己藏在地底下,百米之深。应该是没有人发现的。
聪明的人,会像种子一样,先把自己藏在泥土里,然后吮吸养分,慢慢长大,冒出绿芽,终究变成大树或者繁花。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刘备去了三次才见面,这样的“藏身”方法,让人寻味。
认真想一想,要是诸葛亮连续七八次都藏起来,恐怕刘备就没有耐心了。毕竟,人不能为了某一件小事情,折腾一辈子。
看来,诸葛亮是拿准了分寸的——事不过三。
战国时的毛遂,也值得我们学习。他在平原君那里做门客,很长时间,都没有发声。当平原君要去楚国时,他主动请缨,展示自己的才华。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隐者,都是大人物。很多人,不过是找了一个噱头,让自己躲起来罢了。
就是陶渊明这样的隐者,表面上藏起来了,但是他的诗文告诉我们,他在通过另外一个渠道,展示自己的成绩,暴露自己的人生目标。
古人说:“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把古话分解,就会知道,一年有四季,我们需要藏起来的,只有冬季。其他三个季节,都是生机勃勃的,春天要如花朵怒放,夏天要如阳光炙热,秋天要有诱人的收获。
当你不管聪明、强大的时候,就藏起来,努力读书;等力量足够了,就应该出山了;功成名就之后,就退休了,藏身在人海里。
不管怎样,你得把控自己的“光”,让赏识你的人,找到你;让合适的位置,看中你。
03
人这一生,藏得“不深不浅”,是一种顶级的境界。
认真琢磨鬼谷子的一生,你会发现很多的秘密。他隐居在云梦山鬼谷,但是名气很大。有人还评议他,是战国时代的真正的操控者。
弟子们学有所成之后,去了不同的国家,并且占据了主要位置,让天下的“分分合合”,都在掌控之中。
比方说,弟子苏秦学了外交的方法,联合六国来对付秦国,制衡了十多年;孙膑帮助齐国,战胜了魏国;商鞅去了秦国,才有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
谁能说,鬼谷子的一生,都是掩藏自己呢?他只是以授业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谋略,让自己威震四方。
藏于匿,对于鬼谷子来说,是做人的境界,就像天地一样宽,足以把握天下的格局。
总而言之,藏,是一种智慧,需要选择,不能一概而论。
藏,是为了更好地“冒尖”,如果不是的话,说明你在走向低谷。
藏,是一种格局。也就是说,你只是下了这样一步棋而已,不是一辈子都在原地不动,或者是深谷里,煎熬着度过一生。
以退为进,以攻为守,拿捏准了尺度,输赢自有分晓。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