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黄:非遗正青春_独家

人民网
2023-06-16 09:29:22

谢巧眉(左)正在表演宜黄戏《游园》 。受访者供图

22岁的谢巧眉是江西宜黄县宜黄戏剧团的台柱子。

然而,从小到大,谢巧眉接触最多的却是采茶戏,直到参加工作之后,才慢慢接触宜黄戏。得益于在学校积累的表演功底,短短两三年时间,谢巧眉就成长为当地宜黄戏的“名角”,不仅深受当地老百姓欢迎,还拿下了省级表演大奖。


(资料图片)

舞台之上的谢巧眉,水袖飘逸,步态轻盈,唱词典雅,每年数十次的演出,每次演出总能吸引观众如潮,成为宜黄戏这个古老剧种重新焕发青春的生动注解。

《游园》惊艳

“小姐快走呀!”

“来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近日,在江西宜黄县凤凰山文化广场,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正在举行,22岁的谢巧眉和同事一起为大家带来了一折宜黄戏的经典唱段——《牡丹亭》里的《游园》。

这段让人口齿生香的台词是谢巧眉所扮演的杜丽娘的念白和唱段。

“《游园》我演过几十场了,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刚开始找不到感觉,台词记得滚瓜烂熟,但是理解不了,念唱都很生硬,后来演的多了,才能进入角色,体会到了杜丽娘初入后花园踏春时那种激动的心情。”谢巧眉说。

5分钟的《游园》,谢巧眉在老师的指导下整整排了5个月。对于《游园》这折戏,虽然早已熟稔于心,但谢巧眉还是不敢大意。

为了准备这次演出,谢巧眉当天六点半就起床了,化妆,戴头饰,先穿一件里衬、再穿裙子,然后外面再套上一件粉红色的大外套,一套流程下来,需要半个多小时。

7点半,谢巧眉和同事们抵达演出现场,接下来就是走位、彩排。上午9点,演出正式开始,现场早已聚集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水袖飘逸,步态轻盈,唱词典雅,谢巧眉一招一式尽显杜丽娘的羞涩、腼腆和妩媚,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在这个戏台上,谢巧眉已经演出过几十场,每次演出后,谢巧眉都会复盘一下演出时的不足,防止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戏服很厚,今天这天又热,出了汗,妆有一些花,不过还好,影响不大,总算拿下来了。”演出结束后,谢巧眉长吐了一口气,感慨道。

“并不是没人看,而是没人演。”

谢巧眉现就职于宜黄戏剧团,毕业于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戏曲表演班。

宜黄戏是江西古老剧种之一,有300多年历史,因发源于宜黄而得名,2006年被列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为了传承好宜黄戏,宜黄县和抚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在该校建立宜黄戏人才培养基地,入选委培的学生还可以享受到学费、住宿费减免等政策。

目前该基地已经有20多人顺利毕业,入职宜黄戏剧团,谢巧眉就是其中之一。

《盗仙草》是《游园》之外,谢巧眉最熟悉的戏。

谢巧眉在《盗仙草》中扮演白素贞的角色,介于青衣和武旦之间,不仅要唱,还要踢枪、翻跟头,对气息稳定有很高要求。

“排了大半年,这部戏台词不多,但是动作很多,需要多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记得第一次在一个学校演出这个剧目的时候,因为太紧张,脑子里一片空白,忘了台词,所幸很快就想了起来,才没有酿成表演事故。”谢巧眉说。

这个时长20分钟的剧目,不仅是谢巧眉为毕业考核排练的“大戏”,也为她带来了人生中第一个省级大奖——江西玉茗花戏剧节小戏复排剧目表演奖。

“说实话,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要传承什么文化,纯粹是因为喜欢这个职业,喜欢表演,但是,经过这两年的宜黄戏表演经历,我才慢慢意识到自己肩上承担的传承的责任。”谢巧眉坦言。

在谢巧眉看来,宜黄戏并不是没有人喜欢看,而是老百姓想看,但是会唱的人太少。如今,谢巧眉已经成长为宜黄戏剧团的“台柱子”,每年演出数十场,每到一地、每一次表演都能吸引观者无数。

“青春力量”焕新非遗传承

谢巧眉(左)正在表演宜黄戏《盗仙草》。 受访者供图

谢巧眉是宜黄县桃陂镇人,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宜黄人,然而,对于宜黄戏,直到进入剧团实习后,谢巧眉才有所接触。

“小时候在祠堂里看戏班子表演,都是采茶戏,在学校里刚开始学的也是采茶戏,进入剧团实习后,才正儿八经的接触到宜黄戏。”谢巧眉说。

在谢巧眉看来,采茶戏和宜黄戏在舞台上的身段大同小异,在唱腔上却有很大区别。

比如:采茶戏的演员多用方言演唱,用的是大嗓子,比较简单;而宜黄戏则用的是小嗓子,比较难,除了发音部位和采茶戏有很大区别外,宜黄戏一般也不用方言。

从采茶戏到宜黄戏,一样的舞台,不一样的命运。可以说,谢巧眉的经历是宜黄戏从衰败到复兴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宜黄腔为京剧二黄腔之本源,和二黄腔的精致和委婉相比,宜黄腔更为粗犷,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宜黄戏最重要的“标本”价值也正是在于其原始、古朴的声腔形态。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原宜黄戏剧团的解散,宜黄戏步入发展的低谷。2006年被列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宜黄戏才触底反弹。

近年来,除了“校地合作”培养宜黄戏传承人外,宜黄县还大力开展宜黄戏进校园活动,通过在小学开办宜黄戏班、成立兴趣小组等形式,扩大学生戏曲爱好者队伍。

宜黄戏传承,关键在于发现和培养年轻的代表性传承人,实现从学生到演员、从戏团骨干到戏曲传人的创新戏曲人才培养模式。

得益于宜黄戏剧团的成立,如今,宜黄县每年完成宜黄戏公益性演出100场左右,一些宜黄戏传统剧目也得到了整理和复排。

更为可喜的是,像谢巧眉这样的青年演员已经能够在戏中“担担子、挑大梁”,宜黄戏这个古老的剧种正在重新焕发生机。

“宜黄戏传承需要专业人士来做,这就需要给予演出人员必要保障,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文化传承之中,让宜黄戏走上正轨,代代相传。”宜黄戏剧团团长唐光明说。

(责编:邱烨、帅筠)

责任编辑:543
热点新闻

深圳信息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henzhenrexian.net)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0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