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青新闻网讯 2023年5月17日是第19个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长期位列导致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危险因素的首位,超过半数的心血管疾病、脑中风及心力衰竭是由高血压所导致。我国高血压患者近2.5亿,但血压有效控制者不足两成,很大一个原因是大多数人不能做到科学用药、正确治疗。那么,高血压用药到底有哪些“坑”要避开?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高血压治疗有三个原则
准确的血压测量是高血压诊断、治疗的基础。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在没有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 140 /90 mm 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明确是高血压患者后,必须进行降压治疗,治疗原则为达标、平稳、综合管理。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首先要降压达标。无论采用何种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是根本。其次是平稳降压,患者需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保持血压长期平稳至关重要。最后,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选择降压药物时应综合考虑其伴随合并症情况。
此外,对于已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及具有某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给予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再发及死亡风险。
常用治疗方法有三类
常用降压西药大致分为五类: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常用的中药单味降压药物有:夏枯草、野菊花、钩藤、山楂、决明子、罗布麻等,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酌情选用。不过,无论是应用西药还是中药,建议患者到心血管专科就医问诊,方能对症用药。
除此之外,中医外治法如针刺、穴位贴敷、耳穴压籽、穴位按摩、全息刮痧、足浴等亦有较多的降压疗效报道。
高血压用药误区要注意
对于高血压用药,有些误区一定要注意,一起来看看专家解答高血压患者咨询热点问题吧!
误区一:血压高但没有症状,可以不服药
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鼻出血等症状,然而很多患者即使患高血压多年,甚至血压很高,仍然不会感到不适,没有症状并不说明高血压造成的一系列潜在的危险不存在。所以,高血压的一系列危害在于它是“无声杀手”,因此即使无症状也要测量血压。
误区二:根据症状估计血压高低,凭感觉用药
血压高可以没有症状,不能“凭感觉”估计血压。应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用降压药。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误区三: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高血压的形成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降压不必求之过急。少数患者治疗血压正常后反而可能会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这就是因为机体暂时不能适应,所以降压要逐步进行。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应根据病情在4周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低至目标水平。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稍快;老年人,病程较长,有合并症且耐受差的患者,降压速度可稍慢。
误区四:高血压一旦吃药,终生离不了
药物治疗是一个重要手段,规律用药是血压平稳控制的基础。由于高血压难以治愈,绝大多数患者需要维持用药,导致部分患者存在“一旦吃药就终生离不了”的观点。事实上,血压控制得越早,对于预防心脏、大脑、肾脏功能障碍就会越好。如果等到脏器功能已被损伤再用药,就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所以,高血压患者一旦诊断,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暂缓给药,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最多3个月,若仍未达标,再启动药物治疗。
误区五:血压恢复正常后就可以停药
原发性高血压无法治愈,必须终身治疗,很多患者经常在身体不适时才会服用降压药物,等到症状缓解后即停用降压药,导致血压波动大,对脏器也有一定损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药的规律化。
误区六:中药降压更安全,副作用更小
长期以来,对中药降压的研究证明,没有一种中药具有明显降压作用,更不能达到平稳控制血压的目的。因此依靠这些中药或保健品治疗高血压病是不科学的。
误区七:这一顿忘记服药,下一顿双倍补上
加倍服用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过量,从而导致副作用的出现或加重。所以漏服一次药物之后,不能加倍补服。
误区八:降压药伤肾副作用大,不能随便吃
所有的药物都有副作用,但高血压本身就会造成肾脏损伤,如果血压控制不好会导致高血压肾病的发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降压药。
误区九:降压药要勤换,不能只吃一种
确实有些药物会耐药,最常见的就是抗生素,也就是大家说的消炎药。我们现在常用的降压药,并没有耐药这种说法。如果血压平稳,没有副作用出现,那么就没有必要定期更换降压药,可以一直服用一种或几种降压药。
误区十:高血压吃药就行,不用检查
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论病情轻重,首先要对高血压可能造成的脏器损害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地检查。通过专业医生的综合评估,不但可以早发现问题,也为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误区十一:妊娠期期高血压不能服用降压药
孕妇血压高,严重的会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娴,母亲与胎儿的危险均增加。孕期特有的生理变化决定了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原则虽然与一般高血压相似,但也有其特殊性。首先降压药物的选择,尽可能少的影响子宫胎盘灌注并避免对胎儿、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其次妊娠期心排量增加,肾脏及肝脏血流增多,口服药物的首过效应明显,同时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导致药物清除率增加,因此需重新评估孕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以指导孕妇降压药的使用。第三降压药首选口服降压,次选静脉降压药,可以联合用药。
误区十二:吃保健品、使用保健仪器也能降血压
高血压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终生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不管在何地何种媒体宣传的能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是虚假宣传。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这些保健品、保健仪器可能会增加一些类似于安慰剂的心理治疗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保健品、保健仪器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但是它没有药物成分,对于大多数的偏高的血压是没有效果的,保健品、保健仪器不能代替降压药。
生活方式干预至关重要
高血压患者不能单纯依赖降压药物,生活方式的干预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减轻体重,将BMI尽可能控制在<24 kg/m2。体重降低对改善膜岛素抵抗、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
2.减少钠盐摄入。膳食中约80 % 钠盐来自烹调用盐和各种腌制品,所以应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g 为宜;
3.补充钾盐。每日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减少脂肪摄入。减少食用油摄入,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
5.戒酒。大量饮酒升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饮酒。
6.增加运动。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膜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调节适应能力,稳定血压水平;建议进行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游泳、太极拳等常见健身方式;
7.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侯明怡|频道主编王海霞|频道监制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