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繁荣了400年”的十四仓

百度新闻
2023-08-28 21:42:05

近日,武清区十四仓遗址取得重要考古收获——

发现以东西仓村、蔡庄村和南仓村及周边区域为重心的遗迹集中分布区3处,包括居住址、仓储、窑址等不同类型遗迹431处,调查采集元至清代各类不同质地文物标本百余件。

在遗址分布区内通过考古勘探还发现有运河故道、引河、人工水体(湖泊)、道路、沉船线索等相互关联遗存多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南仓村及附近区域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元代漕仓遗迹一组,由闭合的围墙和多座大型房址构成。

这个一直留存在当地人的记忆中的;这个关乎皇都安危的;这个被誉为大运河“最后的秘密”的;“十四仓”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近“繁荣了400年”的十四仓,探寻它曾经的辉煌。

大运河十四仓遗址位于武清区河西务镇东西仓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元朝初年设立的大运河漕运官办物流仓储管理机构,最初主要承载南粮北运的仓储集散功能,后发展成中国南北方重要物流集散地。

在元初至清初的几百年间,这个占据武清一隅的“天下粮仓”,在政治、经济、军事、民间商业往来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该机构50多个七品官司掌的“公务员”班底设置,彰显了中央政权对它的重视;散见于各种文献的记载,则再现了这里曾因官办仓储而衍生的经济繁荣。

“京杭大运河武清段是天津境内进京前的最后一站,武清发挥着物流园的作用,南来的货物均在此储存分拣,而后运入京城。元朝时,政府在武清设立十四仓,为官方属性的物流仓储,分别为永备南仓、永备北仓、广盈南仓、广盈北仓、充溢仓、崇墉仓、大盈仓、大京仓、大稔仓、足用仓、丰储仓、丰积仓、恒足仓、既备仓。”区文化馆副馆长沙福山介绍。

十四仓遗址最近一次试掘是1982年,当时只是小规模零星发掘。发掘发现在元代地层之下还迭压有金代地层,包含瓷片以定窑系的白瓷为主。在北运河畔的小河村,出土六耳铁锅和银锭 8 笏,上有“榷场银”等錾刻文字网,风格与陕西、山西等地出土的金代银锭铭文相似,应是金代漕运的遗物。在十四仓元代地层中,发现房基和下水管道等遗迹,下水管道用专门烧制的陶管敷设。

十四仓遗址历年来出土部分文物

沙福山说:“十四仓遗址历年出土了大量文物、有‘皇甫’、‘南京’等铭记的铜权、铁权、石砚、铜镜,以及定、磁、钧、龙泉等各窑系的碗、碟、盆、罐、炉、盏等各种瓷器。有部分文物收藏在区博物馆内,供游客参观,感受武清文化历史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去年,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十四仓遗址考古勘查正式启动,这是该遗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勘探调查,也是首次全面勘查。

在河西务镇东西仓村村口南侧,大运河十四仓遗址纪念碑伫立眼前。此次考古勘查让这个运河边的小村庄,变得热闹起来。河西务镇的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因为勘探的地方大部分是农户农田,村民们不理解工作内容,就需要镇里相关人员和村干部跟村民们进行沟通解释,保证勘探工作顺利开展。”

那么勘探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呢?据了解,十四仓遗址大体位于东西仓村及周边,第三次文物普查确定的范围是50万平方米,而根据最近的考古勘察,实际遗址面积应该大得多。

“十四仓设有14个仓,每一个仓包括50到80个仓廒,每个廒大约是在三间左右,这么算来,十四仓的房间数大约在2600-2700之间,规模是非常大的。”沙福山介绍道。

沙福山认为,本次考古发现,实证了元代河西务十四仓遗址作为大型国家漕运仓储系统在天津乃至全国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项目所发现的居住址、仓储、窑址等遗迹,以及运河故道、引河、人工水体(湖泊)、道路、沉船线索等相互关联遗存,让十四仓这一处元大都外围最大的漕运仓储基地的真实形制在我们眼中逐渐清晰。这是在市文物局、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支持下,武清区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武清漕运文化、仓储文化的佐证,更是我们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建设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本文系原创,转载须注明来源美丽武清

责任编辑:573
热点新闻

深圳信息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henzhenrexian.net)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0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