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干涸的泉眼,如今汩汩清泉持续喷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和多种鸟类来村里“做客”;鸟语花香的生态游园成为自家“后花园”……近年来,泉水复涌让邢台市开发区东汪镇武家庄村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泉城’邢台又回来了。”年近七旬的武家庄村村民宋升达说。如今,“遍野甘露溢,平地群泉涌”不再仅存于村里老人的记忆,更成为承载邢台人乡愁的文化符号和邢台城市新名片。
(资料图)
(↑市民在百泉泉域写生)
“泉城”复苏 地下水位持续回升
历史上,邢台是水城,是泉城。
据史料记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百泉泉群全部水面至少上千亩,芦苇密布。随着城市生活和工业、农业等用水增加,地下水超采严重,20世纪80年代后期,百泉泉群基本消失,植被逐渐退化,变成了一个大沙坑。
怀揣着“遍野甘露溢,平地群泉涌”美景再现的愿景,我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力度持续加大,全市域一体化推进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统筹和水环境治理,坚持“一河一策”,对每一条河明确水源保障、水量控制和工程措施,回补涵养地下水,有力推动了地下水位持续回升。位于市开发区的百泉、黑龙潭、小儿泉、石羊泉等泉眼时隔40年,迎来规模最大、水量最充足的一次复涌,成为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复涌效果最明显的狗头泉,涌水面积达近350亩,主泉眼水深达40米。
据河北省超采区地下水位监测情况通报,2022年12月,我市浅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较上年同期升高2.11米,升幅在全省各设区市和雄安新区排名中,连续14个月位列第一。全市浅层、深层地下水位实现连续19个月“双回升”。
全域节水 水资源高效节约利用
(↑位于武家庄村的狗头泉碧水如镜。)
位于百泉泉群上游的德龙钢铁有限公司,20多年前成立之初,受条件所限,生产生活用水全都依赖地下水,每年耗水量超300万立方米。不仅是德龙,在当时,全市工业生产几乎全部使用地下水,让本就处于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的邢台,地下水资源日益匮乏。
“工业用水,一滴也不能再用地下水。”市水务局水政水资源管理与节约用水科科长孙自魁介绍,2012年,我市对工业用水提出明确要求。同年,全国首次开展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邢台先行先试,铺设长达20公里的地下管网,引来太行山区水库水,实施德龙钢铁及其附近企业工业用水水源置换,逐步封停地下水井,实现保护地下水资源、企业用水成本下降“双赢”。
去年,我市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思路,关停各类取水井2.2万余眼,建成2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3家省级节水型企业、1家省级节水标杆企业、2家省级节水型园区。累计实施耕地季节性休耕44.45万亩,滴灌、浅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16万亩,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16.56万亩,落实旱作雨养种植45.67万亩。截至目前,工业园区水源全部切换为地表水,超采区节水作物种植实现全覆盖。
生态补水 “河河有水”岸绿景美
(↑白鹭等野生鸟类在百泉泉域嬉戏。)
“泉城”复苏,还得益于南水北调等补调水工程的投用。
数据显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邢台段通水以来,累计向我市供水22.85亿立方米,其中生态补水12.25亿立方米,有效提高了受水区域地下水回补能力,实现浅层地下水总体采补平衡。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节、引、调、补、蓄、管”全面发力,统筹利用引江水、水库水、外域水等多种水源,有效回补地下水亏空,实现21条河道、144条渠道、271处坑塘全部有水,形成有水河(渠)2011公里。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94.73万农村人口农村生活水源置换,引调外来水能力达5亿立方米。七里河市区段全长24.5公里的河道实现历史上首次全线蓄水,水面面积达到历年之最。七里河水利风景区入选全国30个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结束围寨河常年无水、小黄河常年缺水的历史,实现城区河道全段有水,水景观辐射范围达70%。
随着水生态日益改善,近年来,位于内丘县马河流域的鹊山湖湿地面积由158.61公顷恢复到209.2公顷,先后4次成为野生白天鹅迁徙路线上的“生态驿站”;邢台园博园迎来珍贵“访客”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黑鹳;漳河宁晋县段、卫运河临西县段、滏阳河新河县段等水域岸绿景美鸟儿飞的生态美景频频映入人们眼帘。